本文主要介绍多维度探索人机共驾新生态,并提供一些实用的方案。其中,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接下来就来看一下路援帮小编为您分享。
6月15—16日,由江夏区人民政府、汽车主办、江夏科技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承办的2023第六届自动驾驶与人机共驾论坛上,汽车CEO周晓莺表示,智能驾驶发展将长期处于人机共驾状态,智能座舱中的人机交互应用逐渐走向多元化,座舱交互连接驾乘人员和应用生态,致力于“理解人”。多维度探索宇宙技术在座舱交互的应用场景,打造主动式、沉浸式体验,未来将围绕用户需求,构建新型人车生态体系。
以下为演讲内容整理:
中国乘用车市场简析
汽车行业与经济发展息息相关,更大程度上也与复杂地缘政治和外部环境相关。自去年12月中旬中国经济放开后,3月份时能明显感受到社会基本面和社融情况不佳,但社会基本面流动在加剧。近期重庆和上海都举办了汽车相关的碳博会,只要人能流动,经济复苏就需要一个缓冲过程,截至5月份,整体数据显示正增长,但增速比预计要缓慢很多。因为中国人勤劳勇敢是天性,复产营业的预期和积极性远大于享乐和消费,今年五一出行约3亿人,平均每天消费约为500多元,相较2019年人均消费降低了100元,因此,经济面仍面临较大的挑战。
现在5月份的外贸出口数据传统较强,但经济情况不佳,生产端和需求端之间的差距较大,还需要时间恢复。从汽车产业来看,在其他行业纷纷扰扰的情况下,汽车产业仍保持正增长。高质量发展并不仅仅是规模快速扩张,更要内生要素,即科技含量和价值增加。这对汽车行业从业人员是一个利好因素,高质量发展不仅意味着成本领先,更需要技术水平、创新和科技含量。这正好符合现在汽车智能电动化发展的浪潮。
因此,中汽协1—5月数据显示乘用车市场累计销量超过900万台,同比增长10.7%,持续保持增长态势,5月份的环比为13.2%,这个数据显然超出了预期。从生产角度来看,产量在逐月攀升,1—5月的产量规模达到905万辆,同比增长了10.5%,其产量超过了200万辆,环比增长了13.0%。
出口作为一个热门话题,尤其是5月份的数据,几乎所有数据都是负增长。汽车的增长超过了123%,整车出口包含了新能源、汽油车和底盘领域,呈现三位数增长,确实是一枝独秀的亮点。1—5月乘用车累计出口达到了146.7万辆,同比增长了96.6%。其中上汽的出口创新高,主要以名爵品牌为主体,同时奇瑞的出口也遥遥领先于其他车企。奇瑞目前最大的增长点在俄罗斯市场,抢占了日系和德系车撤退的市场空白,而上汽的增长点在欧洲。
下图显示比亚迪的出口是6.9万辆,同比增长了14.2倍,从增长率来看,比亚迪居于最高,但由于其基数较低,目前主要出口日本、欧洲和德国。
在出口的过程中,新华社曾发表了一篇文章,警惕摩托车现象再次出现。十年前摩托车出口东南亚,本来是一个红海市场,但因为中国品牌扎根其中,进行了激烈的价格搏杀,最后导致“两败俱伤”。后来日系品牌稳扎稳打地把市场拿回来。现在的整车出口并不是抱团出口,以泰国为例,现在新能源市场前三都是中国自主品牌,所以核心竞争对手仍然是中国品牌,同时也要倡导积极健康的生态出口,相信未来也会逐渐形成行业共识。
价格战作为热议话题,今年二月特斯拉降价后,武汉神龙降了9万多,这成为武汉打响第一枪的机会。降价主要基于存量车型,如神龙的产能利用率低于20%,降价就是在以小博大,搅乱市场。原因有两点:一是经销商的库存压力;二是工信部等5部门发布公告:自2023年7月1日起,全国范围全面实施国六排放标准6b阶段,禁止生产、进口、销售不符合国六排放标准6b阶段的汽车。这项公告进一步加剧了对存量车价格的搏杀,也拉开了价格战的序幕。
根据流通协会对库存车的数量的预估,目前大约不足100万台,去库存的方式起到了较大的效果,但车展之后的价格战尚未结束,新的一轮价格战开始兴起。就像现在四轮驱动的长城枭龙版本,价格在20万以下。此前空气悬架在80万以上的车才装配,而目前二三十万的车也有。现在的新车发布都追求极致的性价比,此前的溢价和利润空间都在明显减少,因此,现在汽车行业在中国出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虽然全球60%的新能源汽车生产都在中国,但绝大部分企业并没有享受到产业增长的红利,陷入了一个无法盈利的循环怪圈。
当一家车企研究越级对标时,如果拉长价位与高一级的产品对标,在市场上就可以获得份额。但所有车企在做产品设计研发时,都是用行业中的长板与自身做对比。因此,通过大家共同努力提高了行业的产品分数线。如果车上没有L2等配置,显得不是很高级,但不一定每辆车都需要具备较强的自动驾驶和人机交互的水平。并且在中国市场上很难定义豪华车,特斯拉并不算豪华车,其争抢的是豪华车的份额,所以在中国如何重新定义新中式豪华车是一个重要话题,但也导致行业进入了淘汰赛。
根据研究院的数据统计,在中国市场上已有超过5,000万辆存量汽车产能,这其中还有132个品牌。然而,中国乘用车市场的平均每年销量约为2,300万台到2,500万台,产能利用率不足50%,2022年全球共售出约1,000万辆新能源车。但新能源市场中存在品牌过多的问题,2018年有480家新造车品牌,截至2023年一季度,剩余品牌数为30家。这个过程强烈地挤压了过剩产能,淘汰过剩产能,不断有新玩家进来,但“池塘”容量有限,当有“鱼”不断跳进池塘时,一定会有人被挤出去。这不仅挤压整车品牌,还在一定程度上极大地压缩供应链。
供应链从传统的油车供应链,如发动机、底盘和变速箱等,发展到现在新供应链,也就是硬件、软件加内容。随着硬件的集成化和标准化,软件的分层从应用层、中间层、底层到操作系统,甚至游戏厂商等。这个行业瞬间变得非常拥挤,只要有一个“窗口”出来,就会有新的“玩家”进入。
存量市场的”竞争赛“
从汽车产业发展来看,中国可能已经进入阶段性存量市场,淘汰赛只是拉开序幕,随后的情况会愈发艰难。从全球范围来看,尽管市场表现良好,但现代汽车在中国国内很难看到真正的竞争生意,因此,很多全球化的公司会战略性放弃局部市场,从而拿到全球市场。
比如福特,作为美国市场的印钞机,表现优秀。然而,在中国市场的战略虽然可以吸引较多的设计研发人员,但软件和底座等系统很难本地化,最终导致竞争激烈。还有大众,其一半以上的利润来自中国市场,因此不可能放弃中国市场。并且大众正在疯狂加码合肥市场,因为要在全球市场中分蛋糕,所以调整策略选择。
出海虽是一个好的机遇,但目前市场存在过剩和持续加码的问题,比如比亚迪马上要上市的新车,全部标配冰箱,那冰箱可能成为一个增量。但我们目前的目标是减碳,所以在车上加一个部件是增碳的,那与双碳的目标是相割裂的,这也是行业需要持续反思的部分。
对很多品牌来说,一定要有长板,帮助车企让用户感知,而不是一味的堆砌。同时车企也要有自己的定力,不能盲目地卷入装备竞赛或价格战。在这个过程中,自主品牌呈现不断上涨的趋势,目前已占据了50%的市场份额。国内表现最抢眼的是理想,其定位准确,核心在于极致性价比,并且用户也能感知品类的优劣。
目前新能源乘用车的稳定份额大约在30%左右,要突破目前的现状,基建非常重要,因此,今年国家推动新能源下乡,并且对充电桩和补能体系进行持续完善。新能源下乡对于充电充换电体系是一个重要的利好,其本质是进行新基建和补能体系的网络优化。截至5月份,累计新能源销量为280万台,同比上升了47.4%。纯电车型的增速正在放缓,PHEV的增长极为强劲,在细分领域中表现非常抢眼。
从价格角度来看,新能源汽车的价格在不断下探,并且油车价格也在下探。比如最近我卖了一辆二手车,发现价格不是下探,而是在打折。二手车贬值速度更快。实际上,10—15万是新能源主流消费人群的最大市场,但如果经济没有那么良好,消费者买车的需求也没有那么旺盛。当行业开始降价时,大家都会觉得早买半年很亏,并催生了相关问题,这种情况的产生并不是产品不够好,而是大家的预期在提高,需求与供给方面也存在不平衡。
增换购需求在推动豪华市场保持稳定发展的态势,同时自主品牌稳居“半壁江山”,下图表格显示前五车企排名中,自主品牌占了四个,截至5月,比亚迪累计销量已经突破了100万台,持续保持销冠的位置。
总体来看,国内乘用车已经进入了存量低速发展阶段,已经告别了两位数的高增长。预计到2023年,市场会呈现微跌趋势,新能源市场渗透率有望超过38%,销量接近900万台,到2025年应该可以占据“半壁江山”,渗透率超过51%。自主品牌份额的上升,抢占了合资品牌的份额,但不能低估传统全球化公司的决心。尽管中国品牌高歌猛进,但对于经历了一百多年风雨的全球巨头来说,依然不能低估,目前的存量市场,更需要优化品类。
预计今年海外市场将突破390万辆,2025年有望突破550万辆。从一季度情况来看,中国现在出口已经是全球第一,欧盟在法案、准入机制、技术门槛以及碳税方面有着充足的准备,这些都对中国品牌的出海带来较大的影响。比如小米手机在印度被罚没收的营收,也是地缘政治的不确定性所带来的。市场基本面的核心问题是中国市场现已进入低速发展时代,需要追求高质量发展。供应链今年的核心关键词是降本增效。
自动驾驶与人机共驾
从下图标红的部分可以看到自驾的整体水平在L2以下,很难跨越L3模块,因为有很多实施上的障碍。自动驾驶海外公司的发展不是特别好,反过来中国自动驾驶发展遇到巨大的挑战,尤其是在资本市场寒冬时期,行业的“玩家”也在增加,方案也具有多样性。
在L3商业化落地方面,日本和德国先后批准了本田和奔驰L3车辆的上路。中国一直在推的是无人驾驶示范区,可以在示范区内进行行驶。从近期马斯克访华、各政府及企业代表发言来看,国内L3自动驾驶法规有望被提上日程。
如何推动高级自动驾驶技术有法可依和商业化的普及?法规较为关键,现在很多封闭道路场景已经完全可以实施和落地。在本土厂商,例如中国品牌出海时,可能使用海外方案,而国内则采用本土方案。并且中国的本土厂商正积极探索多芯片舱驾融合方案,目前实现单SOC芯片舱驾一体化方案仍具有挑战,因此需要基于SOC芯片来打造舱驾一体的融合模块。
人机交互的多模态和多元化已成为行业共识,大模型应用也已经普及。重点在于如何实现个性化、主动化和情感化,交互方式从原来的物理按键被取消,到触控、手势,再到语音和生物识别,逐层迭代。在我的体验中,语音是最方便的,开口就能辨识,互动性也是虚拟助手和各个模块中较好的一个点。
我的车已经开了两年,但我不知道如何调整,此前可以用物理按键调整,现在按键变得很深,我不知道如何调整,学习成本也较高。科大讯飞提到,通过AI和AIGC的方式,用户可以更个性化地调整,无需查看手册。人工智能导入车上应用,如何让它真正成为助手,这方面未来也会进行提升,座舱交互连接主要关注驾乘人员和应用生态,其核心是理解人。
车上屏幕从没有屏到有屏,再到多屏,现在也有种说法是去屏化,屏幕并不是越多越好。我认为真正的高级感在于无感,不是需要唤醒,而是基于体温、情绪和生命各种指标的监测来做到无感交互,这才是更高级的感受。
以前居家环境比较嘈杂,沙发和电视都是隐藏式的,没有主灯,进去后智能家居就亮起来,感觉很高级,但现在的居家环境都是冷淡风,缺乏空间感。这值得我们现在做座舱、人机架构等方面的反思和借鉴,所有好的技术并不一定都是最新的,让人舒适才是最重要的。在场景驱动的体验下,如何提供主动交互式服务是很值得我们思考的。我们可以看到很多智能场景的共创平台,比如小鹏的全场景语音平台,主打的是鸿蒙OS,可以在不同终端连接平台。
无论是数字空间、多模交互还是虚拟中的畅游,元宇宙都是一个天然且可实现的封闭场景。沉浸式体验和音响声控都能增加在元宇宙中的真实感受和体验。因此,许多企业正在探索新硬件、新交互模式和底层技术。最近有一个品牌在车上可以戴眼镜,戴眼镜后就可以看到画面、投影、电影等。我认为这些都是汽车在科技化的道路上狂奔的结果,期待我们在供应链上与所有企业和车企共同探索,增加更多用户体验的新场景。
我们做座舱最终还是要服务于人,围绕用户需求重新构建人车生态系统,也是未来值得探讨的领域,也是需要积极探索的核心发展路径。汽车主要致力于垂直汽车产业,通过输出专业内容来连接上下游企业。我们的核心使命是发现优秀公司,推广优秀技术,成就汽车人。目前,我们主要在供应链产业生态、产业媒体峰会论坛、行业数据研究以及培训和教育领域进行了较多应用和实践。我们非常期待与大家一起携手,通过我们的努力,将中国汽车产业从大国带到强国,再到全球汽车产业的中心,依靠实力打遍天下。
(以上内容来自汽车CEO周晓莺于2023年6月15—16日,由江夏区人民政府、汽车主办、江夏科技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承办的2023第六届自动驾驶与人机共驾论坛发表的《中国车市简析·自动驾驶产业概览》主题演讲。)
到此,以上就是我们小编对于多维度探索人机共驾新生态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多维度探索人机共驾新生态的解答对大家有用,想了解更多请关注本网站,竭诚为您服务。